分切刀片耐用度標準定義為:分切刀片磨損到預定的某種分切刀片磨 損蛋或者發生預定的某種現象。在實際切削加工中,在刀刃 的有效長度上。前刀面和后刀面的磨損并不均勻,因此,在 確定分切刀片重磨前的許可的磨損量時,必須指明磨損的位置和 程度。一把典型的磨損了的單刃分切刀片,在有效刀刃長度上,月牙洼的大小是變化的,它的深度 KT是在最深點測定的。還可以看出,通常在有 效刀刃兩端,后刀面的磨損亮帶最大,因為在這個區域中,切 屑材料流走困難,所以刀尖工作條件比有效刀刃中間部分更 壞。刀尖上后刀面磨損帶的寬度規定為VC。在有效 刀刃的另一端,它常常被磨損成凹槽或缺口(由于工 件材料在前道工序的加工硬化)。這種磨損缺口的寬度規定為 VN。
在有效刀刃的中間部分磨損帶一般比較均勻。 但是考慮到可能發生各種變化,在這個區域的平均磨損帶寬 度規定為Vb,最大磨損帶寬度規定為VB。
在有關分切刀片耐用度試驗的新ISO標準中,推薦如下標 準。
(一)高速鋼或陶瓷分切刀片的常用耐用度標準
對于高速鋼分切刀片或陶瓷分切刀片,ISO規定的分切刀片有效耐用 度的標準是下列的任何一種:
1.破損,
2.如果后刀面在B區內是有規則的磨損,取Vb=0.3 毫米,
3.如果后刀面在B區是無規則的磨損、劃傷、剝落或 嚴重的溝痕,取VB=0.6毫米。
(二)硬質合金分切刀片的常用耐用度標準
對于硬質合金分切刀片,推薦下列耐用度標準中的任何一種:
1.Vb=0.3毫米,
2.如果后刀面是無規則的磨損,取VB=0.6毫米,
3. KT=0.06+0.3f,其中f是進給量。